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古代言情 >

主角云湘君钰儿的小说叫什么-主角云湘君钰儿的小说免费阅读

主角云湘君钰儿的小说叫什么-主角云湘君钰儿的小说免费阅读

作者:天空与我之间

类型:古代言情

大小:8MB

时间:2024/05/31 17:46:29

内容概述:主角云湘君钰儿的小说叫后妃们被剧透之后。皇上亲自带...

免费试读 21714次点击
+

使用APP客户端阅读小说

为了保护版权,本站提供部分免费阅读。建议大家使用APP客户端阅读小说!

  • APP阅读小说
  • 发现更多精彩小说
  • 小说追更轻而易举
  • 免费章节小说阅读
安卓版下载 苹果版下载

主角云湘君钰儿的小说叫后妃们被剧透之后。皇上亲自带兵打仗之后,所有的妃子们都做了同一个梦。半年之后,都城覆灭,皇上为了活命,保全自己,将自己的妃子们亲手献上给外敌欺辱。最后还是新君解救国土,用很多的银两换回皇上。

主角云湘君钰儿的小说叫什么-主角云湘君钰儿的小说免费阅读

精彩片段

皇上御驾亲征后,后宫所有嫔妃做了同一个梦。

半年后,胡人就会杀到都城,皇上为了活命,亲手献上后妃们被胡人欺辱......

最后是新君继位力挽狂澜,将国土收回,也将皇上用大半个国库赎回,过上了养尊处优的太上皇生活。

惊慌失措的后妃们终于在后宫找到了那位新君。

却发现他,现年,七岁。

后妃们对视一眼,撸起袖子,决定自己上。

......

趁人不注意,身为皇后的我悄悄打了个哈欠。

昨夜,我做了一整晚的梦。

梦中的内容,不提也罢,不吉利的很。

我扫了一眼殿内坐着的几人,贤良淑德四妃正有一句没一句的说道场面话。

我悄悄掐了自己的大腿一把,强迫自己清醒一些,不要睡过去。

半年月前,皇上御驾亲征去了,四妃没了争宠的对象,都显的有些平和。

特别是今天,一个个的都有些精神萎靡,我仔细一瞧,厚厚的脂粉下全是黑眼圈。

一个个的都怎么了?

难道是担心御驾亲征的皇上?

我正想宣布今天请安就到这里吧,皇上派人送了信过来。

看着面露关切的几人,我说了声,“一起看看吧。”

我拆开信先看,都是些日常的话,一切都挺顺利,还没到前线,除了赶路就是赶路,只除了......

大军路过青洲城时,听说那里的关帝庙很灵验,皇上去顺路去祭拜。

谁曾想天上竟然晴天降下一道雷,庙里一棵千年银杏......被雷劈了!

皇上在信里直说晦气。

有什么在我的脑海时一闪而过。

那个梦!

在昨夜的梦里,我亲眼看见了银杏树被雷劈的那一幕。

我下意识的惊呼出声。

众人的视线一下聚焦到我身上。

平日里最沉默少言的良妃,今天却最先开口,“皇后娘娘,可是陛下那里出了什么事?”

我心不在焉的把信递给她,“没事,只是陛下说他在青洲关帝庙里,一棵古树被晴天响雷劈了,本宫一时有些震惊。”

话说完,几人齐齐变了脸色。

尤其是正看着信的良妃,整个人都颤抖起来。

贤妃一把抢过信,淑妃和德妃也凑了过去。

如果是平时,贤妃一定会出声呛几句,可现在,几人的注意力全在信上。

确认了信里的内容,四妃的脸色愈发的苍白。

我脑海里涌现出一个荒唐的猜测,“那个....我曾经做过一个很是离谱的梦。”

四妃都是无比聪慧之人,也意识到了什么,一人一句把我的话补充完整。

“可是昨夜?”贤妃试探的问道。

“胡人...”良妃瑟瑟发抖。

“陛下败了!”淑妃不可置信道。

“灵洲水患?”德妃脸色苍白。

我们对视一眼,和良妃一样,所有人都吓的身体发颤。

我把所有伺候的宫人都赶了出去。

大殿内,剩下的四妃安静的让人窒息。

到现在,我还有些恍惚。

银杏树被雷劈似乎是一切悲剧的开端,紧接着就是灵洲水患,三十七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几股流民铤而走险,劫了要运送至边关的粮草。

在这个节骨眼上,陛下亲征又节节败退,胡人一直打到了都城,陛下......被俘了。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更是有如炼狱一般,哪怕只是想想,我都止不住的发冷。

良妃的哭泣声打破了平静。

我同情的看着她。

良妃是将门虎女,可自小体弱,一直靠着名贵的药材吊着一条命,自进宫以来,也是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的。

在梦里,长的最美的良妃,在众目睽睽之下,被胡人大将**,等一切结束,良妃也咽了气。

那么爱美的她,却衣不蔽体,有如一块破布般,连同这座皇宫被胡人一把火烧成了灰。

而我这个皇后,和其他几个人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

“别哭了!”贤妃皱着眉低吼,“哭什么,这是好事。”

我笑了。

贤妃不愧是长公主亲自带在身边教导的外孙女,果然敏锐。

我说道,“贤妃说的对,这是上苍给我们的预警,一切都来得及。”

“我们是深宫中的弱女子,但不是还有一位力挽狂澜的继位之君吗?我们先把他找到。”

说的容易,但找起来难。

皇上到现在都还没有孩子。

梦中所获得的信息太少,我们几人反复核对,分析出,那位应该是陛下的弟弟。

“可陛下不是先皇和太后的独子吗?”淑妃疑惑不解。

“不。”贤妃摇摇头,若有所思,“我听外祖母说过,先皇与太后曾经冷战过很长一段时间,当时没人知道原因,现在想来.....”

当年先皇为了太后遣散后宫,又不忍她受生育之苦,只有皇上这一根独苗苗。

但看来这份感情并没有想像中圆满。

我扬起嘴角,“交给本宫。”

我好歹当了两年多的皇后,这后宫的事不说知道的一清而楚,但我想查什么,也不是难事。

我派了心腹去探查,终于在三日后查到了线索。

叫上四妃,趁着夜色遮掩,我们越走越偏僻,最后停在一座破败的宫殿门前。

“宫里竟然还有这样的地方?”商户出身的德妃诧异的看着木漆斑驳的大门。

推开门进去,院内杂草丛生,连屋顶都长着半人高的杂草。

在西侧殿,我们看到了那位英明神武,如天神下凡一般,赶走胡人、收复失地,最终挽救整个景朝的继位明君。

“皇后娘娘,您是不是弄错了?”良妃当场就哭了出来。

因为我们一心要找的救星,手里死死攥着一块破瓦片,正警惕的看着我们。

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个身高只有三尺半的小豆丁。

我和四妃神色复杂的看着小豆丁。

胡人还有半年就要打过来,难道指望这个小豆丁去守城杀敌吗?

梦中他骑着马一杆长枪在胡人里杀进杀出时,已经是青年的模样。

我一惊!

“你今年几岁?”我紧紧盯着他。

过了许久,他才低声回答了我的问题,“七岁。”

七岁,那也就是说,那场浩劫至少持续了十年以上,那时的景国要遭受的,恐怕比我们梦到的要更惨烈。

我心里叹气,不管怎么说,“先带他离开这里吧。”

折腾了大半夜,几人都身心俱疲,特别是良妃,脸色白的像是马上就要晕过去。

我带着小豆丁回了坤宁宫,让人把他带下好好照顾。

不管怎么说,先养胖点再说吧,现在这个小身板,看着太可怜了些。

我在床上辗转反侧了许久,睡着了也不太安稳。

第二天,我打着哈欠让人给我上妆,我要去给太后请安。

虽然太后现在一幅慈眉善目的样子,但能让先皇一心只扑在她身上,又把亲生儿子养在冷宫视而不见,这样的人,我从来都是慎重又慎重。

见了太后,她亲昵的同我打着招呼,“湘君,你来了。”

我面色为难的看着她,“母后,本不该来打扰您,只是.....”

她拍拍我的手,“湘君有话直说便是,你难道和母后还见外?”

我稍微放松了一些,“昨天**的人说养在花房的昙花快开了,儿臣一时兴起就带着几位**去花房,撞到有个孩子在花房偷海棠果吃。”

我可没撒谎。

做戏做全,昨夜我可是领着四妃和小豆丁上演了一出抓“小毛贼”的好戏。

“我问了下人,他的身份......”

我惶恐不安,结结巴巴的说道,“没人说的清,只说是一位宫女生下的,儿臣想着或许是宫女和......和侍卫...私通生下的...”

“私通”两个字被我含糊带过。

我作势要跪下请罪,“儿臣身为皇后,后宫出了这么大的纰漏,请母后责罚。”

太后扶住我,良久叹口气。

“那孩子是先皇的亲生儿子。”

我倒吸一口凉气,在太后眼里看到了自己无比震惊的样子!

从慈宁宫出来,我心情沉到了谷底。

在太后的口中,宫女给先皇下药,本要处死的,但宫女有了身孕,只能让她生下来。

谁知一朝生产就这么去了,留下小豆丁一个人。

先皇对宫女的不喜转移到了小豆丁身上,也不给他取名字,就这么扔到了冷宫,一扔就是七年。

“钰儿那时候正好病了,我忙着照顾钰儿,一时不察叫人钻了空子,等钰儿痊愈,她已经查出来有了身孕.....”

“哀家虽然生气,但那是先皇的亲生子,他生母去后,本来哀家想接到自己宫里抚养,但提过一次,先皇震怒,后来哀家再也不敢问起。”

太后一幅怅然的样子,“既然撞上了,也不能不管,以后你多关照一些,毕竟是皇子。”

这些话大概只有一成是真的。

但太后一直留成小豆丁的命,估计也是怕哪天事发,能把自己摘出去。

而且梦里,小豆丁登基时,太后可还活着的!

我脚步一顿。

无数个猜测在心里闪过,仔细推敲着梦中的场景,我忽然明白了。

胡人杀进都城,太后一定是提前知道了消息,自己带着小豆丁跑了。

昨天见到小豆丁后,我一直想不通,他再英明神武,但年纪的限制太多了。

景朝剩余的势力是怎么收拢的?

军队的军饷如何解决的?

是太后!

皇上被俘,但有小豆丁在,景朝正统就在!

太后身居高位多年,怎么会没有自己的势力,且太后心计谋略哪样都不差,小豆丁估计也深受她的教导。

这也才能解释的通,为什么小豆丁登基后,还要用大半个国库去换回一个已经没有价值的皇上,还把他捧到了太上皇的位子上,好吃好喝的养着。

我对太后的感观更复杂了,忌惮也更深了几分。

回到坤宁宫,看着早就等着的四妃,我在她们身上打量许久。

问道,“你们谁想怀个孕?”

 
1 1/1

最新入库

Copyright © 2010-2018 去买书ALL Right severed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